新華網北京10月29日電 “現代化政府建設呼喚著電子政務發(fā)展,電子政務潛力無限?!眹倚姓W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魏禮群談到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時如是說。
日前,在中國舉行的2010國際電子政務理論與實踐交流會暨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集納了很多有益的經驗。會議聯席主席、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洪毅說:“這次論壇主題鮮明、重點突出,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交流成果?!?/p>
2002年,中國發(fā)布了《中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意見》,目前,中國的國家政務外網平臺基本建成,這為整合網絡資源、推動信息共享、促進業(yè)務協同奠定了基礎。
《中國信息化形勢分析與預測(2010)》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12月,全國“.gov.cn”的域名已開通49730個,是1997年10月的153倍。2008年,中央部委政府網站的普及率達到96.1%,省級政府網站普及率達到100%,地市級政府網站普及率達到99%,政府門戶網已成為發(fā)布政府信息的第一平臺和匯集民智民意的重要渠道。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蘇波指出,中央政府門戶網站開通運行,成為政府部門聯系群眾、服務人民的新橋梁和紐帶,稅務、海關、公安、社會保障等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已實現核心業(yè)務的電子政務系統全覆蓋,為政務部門履行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當前,發(fā)展電子政務已經成為全球性潮流和推動政府改革的重要手段。蘇波說,“十二五”時期,是信息化與工業(yè)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著力解決經濟社會深層次矛盾的攻堅階段。
他表示,有關部門正在研究中國電子政務新一輪的發(fā)展思路,今后電子政務建設要力求三個“更加關注”:一是要圍繞提高公共服務管理能力的核心任務和重大主題,集中力量建設業(yè)務平臺,促進基礎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利用;二是要把服務群眾、服務企業(yè)作為電子政務的出發(fā)點和立腳點,杜絕形象工程;三是要建立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為系統建設的集約化和資源利用的開放性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