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就是管大城盯小事。而城市很多小事又直接涉及普通群眾的利益,涉及弱勢群體的利益,因此,“城管”工作飽受爭議。隨著網(wǎng)絡問政暨書記市長信箱開通,從事了18年城管工作的市城管局局長申澤深有感觸地說:“網(wǎng)絡問政讓我們可以吸納更多"民意",也可以讓更多市民聽聽城管人的"心聲"?!?/p>

  記者:眾所周知,綿陽城管于去年3月開通了官方微博。與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問政相比,您認為有什么異曲同工之處?

  申澤:我們設立12319熱線、開設“綿陽城事”微博,都是為了隨時收集、解答市民對城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網(wǎng)絡問政工作的全面開展,無疑給我們再次搭建了一個與市民理智客觀交流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告訴市民我們在做什么,問問市民怎么才能做好,聽市民說說滿意不滿意,想一想接下來怎么做。有例為證,游仙區(qū)城管局通過網(wǎng)絡問政處理了一些市民反映的事情,在對市民進行回訪時,市民才知道是我們城管部門解決的。這種“生動”的溝通機制拉近了我們與市民的距離。

  記者:隨著網(wǎng)絡公共平臺的開通,市民們暢所欲言,有褒有貶,你們如何正視這些問題?

  申澤:自網(wǎng)絡問政工作開展以來,我局共收到來信、發(fā)帖58件。目前已辦理了52件,還有6件正在辦理。根據(jù)反饋的信息來看,主要分成三大塊,一是現(xiàn)實需求類,大約占60%—70%;二是建議、意見類;三是完全批評類。對于這些問題,我告訴全局上下:我們管不了別人的嘴,但能管住自己的工作。群眾既然給了我們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每一個建議和意見,誠懇接受每一個批評,把執(zhí)法就是服務的態(tài)度擺端正,就能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記者:從你們收集的信息不難看出,市民們對“犬只管理、公共自行車、便民服務”等方面呼聲較高,城管部門應如何做?

  申澤:管理城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便民。從去年開始,我們通過城管微博就“犬只管理”問計于民。今年,“公共自行車和農貿市場建設”更是網(wǎng)上熱議的話題。結合綿陽城管機制體制改革,我們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收集了多方面意見和建議,著手研究制訂相關辦法。同時,我們把形成的報告上報給市委、市政府,又把已形成的初步思路反饋給市民,再次征求其意見和建議,讓“網(wǎng)事”與“城事”形成互動,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完善解決。

  記者:城管下一步要如何做,才能適應城市新發(fā)展,滿足市民新期待?

  申澤:讓城管工作得到百姓認可,這是我們城管人共同的“心意”。通過這段時間的探索,我認為,只有讓群眾的“民意”與城管人的“心意”互通,才能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的良好局面。因此,我們將通過網(wǎng)絡問政這個“智囊團”,傾聽更多對城市管理的期待和要求,共同研究方案、共同組織實施;通過開展“城管開放日”、“城管體驗日”等活動,讓市民參與到城管工作中,了解管理城市的辛苦,自覺維護城市形象,共同管好我們的家園。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