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電子政務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電子政務從以基礎建設、系統(tǒng)建設為主,進入到以應用為主的階段。工信部楊學山副部長也曾指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應該“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少IT企業(yè)已經與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展開密切合作,電子政務外包進入了中國市場的視野。7月22日,國脈電子政務網獨家專訪了著名電子政務專家、國脈互聯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員楊冰之先生。楊冰之先生分析了當前中國電子政務外包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形勢。

  如下是采訪實錄:

  國脈電子政務網:目前,我國的電子政務外包處于什么階段?

  楊冰之:目前來看我國的電子政務外包還處于初創(chuàng)期,還在探索階段。電子政務外包的出現是社會的利用、技術的功用、服務商等影響的;政府層面,信息中心為主的管理水平和業(yè)務水平還不是很高,就會不斷利用外部的力量。外包的出現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是政府有效利用外部力量的一種表現。

  國脈電子政務網:我國電子政務外包的需求情況怎樣?

  楊冰之:電子政務越深入發(fā)展,電子政務外包需求越是強烈。目前,政府部門的人還難以應付和處理好,很多地方有一些資源約束,包括人員力量小、運營壓力日益加大等,為此,政府部門紛紛都選擇外包的形式。

  國脈電子政務網:我國的電子政務外包還是面臨著一些問題的,它的出路在哪,怎么去實現?

  楊冰之:做好電子政務外包,第一,政府要積極培育好市場。電子政務外包是一個政府快速的、有效的、專業(yè)的、集中發(fā)展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要善于利用電子政務外包這個手段,來發(fā)展自己,來創(chuàng)造市場。所以,要規(guī)范市場,要提供需求。第二個方面是需要一大批有潛力的、優(yōu)質的外包服務商出現,能夠有效的承載好政府的種種需求,能夠幫助政府把相關的一些服務承擔起來。

  國脈電子政務網:您剛剛提到政府和提供商,那第三方專業(yè)機構呢?

  楊冰之:這是完善市場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政府如何有效的選擇好適合自己的外包服務商,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和困惑,需要一個比較好的第三方來認證和規(guī)范,來完善和引導這個市場,第三方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外包服務市場的形成,第三方的產生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要以市場的需求為主,一旦需求好,而且市場規(guī)范的好,隨著大量外包服務的增多,第三方也是會起來的。第三方專業(yè)機構還在探索,包括第三方的運營機制和管理機制,因為第三方本身也是需要一個有效的手段來監(jiān)督和管理好,從而對外包服務進行評價、管理和引導。

  國脈電子政務網:政府方面還是需要進行一些引導,“IT外包,政府先行”在我國可行么,外包的機會多么?

  楊冰之:可行的,政府通過一些大的項目讓IT服務快速的成長,近幾年政府開始逐漸意識到了,而且有些地方開始強調通過外包來促進電子政務發(fā)展,比如無錫。


責任編輯:admin